VF验厂咨询-全维度解析VF集团废弃物与危险材料管理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9-24
阅读人数: 1
P7-23M 条款(Code Provision)
条款要求:确认工厂是否提供 “数量充足、清洁卫生” 的卫生间区域。
工厂实施指南(Facility Guidelines)
- 卫生间配置:
需分设男女卫生间(标识清晰)。
1-15 人:至少 1 个卫生间
16-35 人:至少 2 个卫生间
36-55 人:至少 3 个卫生间
56-80 人:至少 4 个卫生间
81-110 人:至少 5 个卫生间
111-150 人:至少 6 个卫生间;每额外增加 40 人,需至少增加 1 个卫生间。
- 卫生间必须保持清洁、随时可使用且功能正常,需留存清洁日志,记录每日至少 2 次的清洁情况。
- 卫生间隔间内的所有垃圾桶必须带盖。
- 在当地或国家反歧视法规框架下,员工有权使用 “与自身性别认同相符” 的性别隔离卫生间。
- 卫生间需保障适当隐私,配备流动水、液体 / 固体肥皂、清洁用水(或卫生纸),以及个人手部烘干设备或一次性纸巾分配器;卫生间区域需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所有排水管道需隐藏敷设。
- 需为员工提供 “可安全存放个人物品的储物柜或空间”,储物柜数量需与员工总数匹配。
- 淋浴间 / 更衣室区域需保持清洁、保障隐私,并提供充足的冷热水压力。
P7-24M 条款(Code Provision)
条款要求:若适用,确认工厂是否提供 “清洁卫生” 的食堂 / 用餐设施。
工厂实施指南(Facility Guidelines)
- 食堂相关运营许可需在食品服务运营前获取,且许可需保持在有效期内。
- 餐饮服务人员需至少每年(或按当地法律要求,取较频繁者)进行体检,取得 “无传染病证明”;此外,餐饮服务人员需理解并遵守 “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的流程,制备及供应食品时需佩戴发网、手套及围裙,接触食品前需彻底清洗、擦干并消毒双手。
- 餐桌、餐具及厨具在使用间隔需消毒;食品需妥善储存,处理流程需符合卫生要求,禁止食品敞口存放。
- 冷藏食品温度需保持在 4℃(40℉)以下,热食供应温度需保持在 60℃(140℉)以上。
- 食品制备用压缩气瓶需存放在室外,直立固定并张贴适当标识,需安装泄漏指示器;气瓶不使用时需关闭阀门,紧急关断阀需易于获取且标识清晰。
- 食堂需为 “同时用餐的员工” 提供充足座位。
- 地面及台面需保持清洁,无裂缝及破损瓷砖。
- 需通过熏蒸或捕虫器控制昆虫,需留存 “虫害防治服务提供商” 的服务记录。
- 食堂需具备遮风挡雨功能。
- 食堂需符合所有消防安全要求,包括在员工使用的食品加热区域配备 “易于获取的灭火器”。
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
- 建议留存食品样本 24 小时,以备食物中毒调查之需。
P7-25Mi 条款(Code Provision)
条款要求:确认工厂内外的垃圾是否 “及时清理、有效管控并妥善处置”,且是否配备废弃物处理容器。
工厂实施指南(Facility Guidelines)
- 工厂及周边区域需无杂物及垃圾堆积;所有废弃物需由 “经授权的持证公司” 处理,并留存相关文件记录。
- 工厂需制定 “良好保洁计划”,确保所有区域无棉絮堆积(包括墙面、灯具、电气导轨、机器、地面等)及其他垃圾。
- 需配备容器收集 / 清理废料。
- 垃圾压缩机需安全存放,配备适当安全装置及锁定机制,防止不安全使用。
- 需通过熏蒸或捕虫器控制 “废弃物处理区域” 的昆虫及啮齿类动物,需留存 “虫害防治服务提供商” 的服务记录。
P7-26M 条款(Code Provision)
条款要求:确认危险及易燃材料是否 “安全储存并妥善处置”。
工厂实施指南(Facility Guidelines)
- 化学品及潜在危险材料需存放在 “隔离区域”,张贴清晰安全标识,并确保通风良好。
- 需配备 “紧急泄漏清理设备”,并制定书面泄漏应对计划。
- 所有危险废弃物需装入 “适当容器” 以待处置,并标注危险信息。
- 危险废弃物需由 “经授权的持证公司” 处理,并留存处置文件记录。
- 易燃及可燃废弃物需远离火源存放。
- 不相容的危险废弃物需隔离存放。
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
- 需公示化学品兼容性标准及个人防护装备(PPE)要求,并严格执行。
P7-27C 条款(Code Provision)
条款要求:确认建筑结构维护是否 “足以保障安全使用”。
工厂实施指南(Facility Guidelines)
- 楼梯需结构稳固,宽度需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宽度超过 110 厘米(44 英寸)且台阶数≥4 级的楼梯,两侧需安装牢固扶手。
宽度超过 225 厘米(88 英寸)的楼梯间,两侧及中间需安装牢固扶手。
楼梯踏步高度( riser )不得超过 20 厘米(8 英寸),踏步深度需至少 25 厘米(10 英寸),且表面需防滑。
- 夹层区域需保持良好状态,所有夹层需遵守以下要求:
夹层通向较低楼层的开口处需配备适当防坠落装置,楼梯需安装牢固扶手。
需明确标识重量限制并定期监控。
夹层需安装护栏及踢脚板,防止物体坠落。
夹层净空高度需至少 2 米(7 英尺)。
- 夹层需至少在相对两侧设置 2 条应急疏散通道;若满足以下条件,可仅设置 1 条疏散通道:
占用人数<50 人
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疏散公共路径长度需<30 米(100 英尺);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疏散公共路径长度需<23 米(75 英尺)(“疏散公共路径” 指从夹层下至 “可选择多条路径通往多个出口” 的节点的路径)。
- 需使用货运电梯或其他 “安全物料搬运工具” 搬运储存物料,防止员工搬运过重物品。
- 工厂原有设计外的所有建筑或扩建工程,需依法建设,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有效许可、批准文件、检验证书、注册文件或报告。
- 工厂主要承重梁不得有 “明显结构损伤迹象(如渐进性裂缝)”。
- 工厂建筑结构(屋顶、墙面、柱子)不得有 “明显变形 / 损坏”。
- 工厂地面需保持良好状态,无严重裂缝及过度沉降。
- 工厂屋顶需保持良好状态,无严重损坏及重大漏水迹象。
- 货架横梁不得超载或因承重而变形 / 损坏;若发现超载,需立即清空货架,更换(若有)承载能力更低的新横梁;货架立柱需固定在地面并配备底板,立柱需有横向支撑。
- 高度超过 6 米(20 英尺)的货架,需与其他货架或墙面进行横向连接。
- 工厂内所有 “非地面层且存在坠落风险” 的区域,需张贴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风险;存在坠落风险的开口区域,需用链条及标识或可移动围栏进行防护。
- 工厂建筑不得存在以下情况:
位于 “应急车辆无法进入” 的密集城区。
为多层建筑,且与其他 “不同所有权的工厂 / 企业 / 商业空间” 共用。
为多层建筑,且未配备 “覆盖整栋建筑的应急警报系统”。
为多层建筑,且未联合 “同一建筑内所有单位” 每 6 个月开展 1 次应急演练并留存演练记录。
安全疏散通道受阻。
楼梯间未配备 “应急照明及疏散标识”。
为多层建筑,且未根据建筑容纳人数配备 “至少 2 条宽度不小于 90 厘米(36 英寸)的楼梯间”。
- 工厂内发现的石棉需保持未受扰动状态,并按法律要求制定妥善处置计划。
- 用于储存的集装箱及拖车不得 “阻碍消防 / 应急车辆通行”,且需存放在 “稳定平整的地面” 上;若法律允许,易燃或危险材料可存放在集装箱内,但需在外部张贴适当标识,并配备相应类型的灭火器;集装箱不得堆叠存放;集装箱装卸需至少由 2 名员工操作,且需在地面或通过适当装卸平台进行;使用叉车装卸 “底盘式集装箱及轮式拖车” 时,需用轮挡固定。
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
- 货架立柱的通道端部需配备防撞保护装置。
- 建议整座工厂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P7-28M 条款(Code Provision)
条款要求:确认工厂是否制定 “符合法律要求及 / 或 VF 指南的血源性病原体防控计划”。
工厂实施指南(Facility Guidelines)
- 工厂需制定血源性病原体防控政策,保护 “在工作中可能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的员工;此外,所有 “经培训的急救响应人员” 需接受血源性病原体防控培训。该政策需包含书面文件说明,且培训需每年开展 1 次。
- 员工不得共用 “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包括打标枪、开箱刀),此类物品需标注 “专人专用”。
- 血源性病原体废弃物的处置需符合当地或国家法律要求。
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
- 建议制定 “针头及锐器的规范标识与处置流程”。
文章来源:
























1857640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