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get验厂咨询-塔吉特管理层访谈:多部门参与,核员工回答差异
管理层访谈
管理层访谈是审核员核实员工访谈所获信息的重要机会。审核员可邀请合规、行政、生产、财务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访谈。需注意,合规负责人未必知晓管理层访谈所有问题的答案。
完成管理层访谈后,审核员需查阅工厂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劳动合同(如适用)、消防 / 疏散演练记录及急救培训记录,以验证管理层回答的真实性。
若管理层回答与员工回答存在差异,审核员需要求查阅更多证据,但不得向管理层透露员工的回答内容,最终确认哪一方信息准确。
A. 常规问题
您是否获准 / 能够开展管理层访谈?
开展管理层访谈是审核流程的必要环节,审核员应获准 / 能够进行此项工作。
若回答 “否”:
若您无法开展管理层访谈,需在以下三个问题中仅选择一个回答 “否”,以明确工厂不愿或无法参与管理层访谈的具体原因:
工厂管理层是否愿意参与访谈?
相关对接人是否在场?
当前是否非生产繁忙时段?
非旺季期间,工厂有多少名员工?其中生产人员多少?非生产人员多少?
旺季期间,工厂有多少名员工?其中生产人员多少?非生产人员多少?
生产人员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员工;非生产人员指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管理人员及支持人员。
这些数据可反映工厂规模,以及员工数量是否能满足产能需求。若员工数量与工厂产能不匹配,审核员需进一步调查产品来源(如原产国、家庭作业 / 家庭手工业、分包情况等)。

所有工作是否均在工厂内完成,而非在家中或宿舍内完成?
(若回答 “否”)工厂外完成的工作类型是什么?最近一次此类情况发生在何时?
有多少名员工在家中或宿舍内工作?
对于在家中或宿舍内工作的员工,工厂如何记录其工作时长?
对于在家中或宿舍内工作的员工,薪酬如何结算?
工厂是否为在家中或宿舍内工作的员工建立了人事档案?
工厂如何确保在家中或宿舍内工作的员工薪酬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若在家中或宿舍内工作的员工生产了残次品,是否仍能获得全额薪酬(无扣除)?
若确认并非所有工作都在工厂内完成,第一个问题需回答 “否”。除回答其他问题外,审核员还需收集工厂家庭作业 / 家庭手工业相关情况,包括(若可能)所用商业模式的信息。
注:若发现在家中、宿舍内工作或参与家庭手工业的员工,因生产残次品导致薪酬被扣除,需在审核意见中记录残次品相关扣薪金额。
工厂现场是否配备护士或医生?
(若回答 “否”)工厂附近是否有医疗设施(医院或诊所)?
前往该医疗设施(医院或诊所)需多长时间?
这些问题用于判断员工受伤时能否及时获得医疗救助。除非当地法律有明确要求,否则工厂无需强制配备现场医疗设施。若现场无医疗设施,审核员需注明前往最近医疗设施的行程时间,并根据合理判断确定距离是否过远 —— 若距离过远,需在 “工厂附近是否有医疗设施(医院或诊所)” 问题中回答 “否”。例如,紧急情况下驾车超过 20 分钟可视为距离过远。
工厂是否始终至少有一名员工接受过急救培训并在场?
工厂需确保每班次至少有一名员工接受过急救培训,以保证任何时段工厂内都有具备急救能力的人员在岗。
若工厂雇佣了现场工作的医生 / 护士,或每班次至少有一名员工接受过急救培训,回答 “是”;若每班次无至少一名员工接受急救培训,或急救培训证书 / 培训文件已过期(若未注明有效期,培训证书需至少每年更新一次),或培训证书 / 文件未标注培训日期,回答 “否”。
急救培训是在哪个年月开展的?
审核员需要求工厂提供急救培训的证明材料(如培训证书、照片),以确认培训在工厂内开展,或有足够数量的员工参加了外部急救培训。同时,审核员可建议工厂为每班次配备至少一名急救备用人员,以应对人员缺勤情况。

过去 12 个月内,工厂是否开展过消防疏散演练?
上一次消防疏散演练是在哪个年月开展的?
工厂需至少每 12 个月开展一次消防疏散演练。审核员需查阅相关证据(如演练证书、照片、消防演练日志),确认过去 12 个月内已开展演练,并记录演练的具体年月。
若过去 12 个月内开展过消防疏散演练,回答 “是”;若未开展,回答 “否”。
若回答 “否”,需在意见栏中说明工厂是从未开展过消防疏散演练,还是上一次演练已超过 12 个月。
员工是否接受过灭火器操作培训?
灭火器操作培训是在哪个年月开展的?
为应对紧急情况,员工需至少每年接受一次灭火器操作培训。工厂也可仅培训专门的员工团队(通常称为 “消防队”),此情况同样符合要求。审核员需查阅培训相关证据,确认培训已开展。
若员工在过去 12 个月内接受过灭火器操作培训,回答 “是”;若未接受,回答 “否”。
若回答 “否”,需在意见栏中说明是部分员工还是所有员工均未接受灭火器操作培训。
























1857640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