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O验厂咨询-名创优品产品供应商现场评估的评分标准
名创优品产品供应商现场评估旨在确保供应商在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符合名创优品的高标准和要求,其评分标准通常涵盖以下关键领域:
经营资质(10 - 15 分)
营业执照(5 - 8 分):拥有合法、在有效期内且经营范围涵盖所供应产品的营业执照,得满分;营业执照存在信息模糊、即将过期(剩余有效期不足 3 个月)等小问题,扣 1 - 3 分;无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严重不符,得 0 分。
生产许可证(适用时,3 - 4 分):若生产产品需生产许可证,供应商具备且在有效期内,得满分;许可证即将过期(剩余有效期不足 3 个月)或存在轻微瑕疵(如部分信息变更未及时更新),扣 1 - 2 分;无生产许可证,得 0 分。
卫生许可证(适用时,2 - 3 分):供应涉及卫生要求产品的供应商,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得满分;许可证有小问题,扣 1 分;无卫生许可证,得 0 分。
产品质量相关文件(15 - 20 分)
关键原材料(部件)测试报告(5 - 7 分):提供由具备 CNAS 和 CMA 资质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关键原材料(部件)测试报告,且报告结果合格,得满分;报告资质不足、部分关键原材料未检测或检测结果有小问题,扣 2 - 4 分;无相关测试报告,得 0 分。
成品测试报告(5 - 7 分):有符合名创优品标准的成品测试报告,检测机构资质合规,报告结果合格,得满分;成品测试报告存在检测项目不全、检测标准不符、检测机构资质存疑等问题,扣 2 - 4 分;无成品测试报告,得 0 分。
与质量有关的文件、记录管理(5 - 6 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 ISO9001 证书、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等)完善,产品安全法规、标准及规范要求清单清晰,质量记录(进货检验记录、过程检验记录、成品检验记录等)完整准确,得满分;文件记录存在部分缺失、记录不规范、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扣 2 - 3 分;质量管理体系混乱、关键文件记录严重缺失,得 0 分。
资源管理(15 - 20 分)
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5 - 7 分):关键岗位人员(如质量控制人员、技术骨干等)具备相应资质证书,人员培训计划合理且培训记录完整,得满分;人员资质部分缺失、培训计划不完善或培训记录不完整,扣 2 - 4 分;关键岗位人员无资质、未开展培训,得 0 分。
生产设施设备管理(5 - 7 分):生产设施设备清单明确,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合理且执行记录完整,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得满分;设备维护保养记录部分缺失、设备存在一些小故障未及时修复,扣 2 - 4 分;设备老化严重、无维护保养计划和记录,得 0 分。
检验试验设备管理(5 - 6 分):检验试验设备清单齐全,设备定期校准且校准记录完整,得满分;校准记录部分缺失、设备未按时校准,扣 2 - 3 分;无校准记录、检验试验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得 0 分。
顾客投诉及处理(10 - 15 分)
投诉渠道与响应时间(3 - 5 分):设有清晰、便捷的顾客投诉渠道(如电话、邮箱、在线平台等),且能在规定时间(如 24 小时内)响应顾客投诉,得满分;投诉渠道不便捷或响应时间超过规定时长,扣 1 - 3 分;无有效投诉渠道,得 0 分。
投诉处理流程与结果(4 - 5 分):有完善的投诉处理流程,对顾客投诉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处理结果反馈及时且顾客满意度较高,得满分;投诉处理流程不完善、改进措施不具体或顾客满意度低,扣 2 - 3 分;对顾客投诉敷衍、未有效处理,得 0 分。
召回管理(3 - 5 分):若发生产品召回事件,有完善的召回计划并严格执行,及时通知相关方且召回产品妥善处理,得满分;召回计划不完善、执行不彻底,扣 2 - 3 分;未制定召回计划或对召回事件处理不当,得 0 分。
供应商管理(10 - 15 分)
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再评价(5 - 7 分):有明确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和评价流程,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且评价记录完整,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如淘汰不合格供应商、扶持优质供应商等),得满分;供应商管理流程存在一些小缺陷(如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周期不合理等),扣 2 - 4 分;无供应商选择、评价和再评价体系,得 0 分。
原材料的检验(5 - 8 分):制定详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和流程,对每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且检验记录完整,检验不合格原材料有明确处理方式,得满分;原材料检验标准不清晰、检验记录不完整、对不合格原材料处理不当,扣 2 - 5 分;未对原材料进行有效检验,得 0 分。
生产管理(20 - 30 分)
生产计划的制定与跟进(5 - 7 分):生产计划合理,充分考虑订单需求、设备产能、人员安排等因素,且有完善的生产进度跟踪机制,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得满分;生产计划不合理、进度跟踪不及时,扣 2 - 4 分;无生产计划或生产计划执行混乱,得 0 分。
生产控制与检验(8 - 10 分):生产过程有明确的作业指导书,员工严格按照指导书操作,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设置合理且有监控记录,过程检验执行到位,得满分;作业指导书不完善、员工操作不规范、关键控制点监控缺失或过程检验不严格,扣 3 - 6 分;生产过程无有效控制和检验措施,得 0 分。
成品检验(5 - 7 分):成品检验标准明确,检验流程规范,对每批次成品进行全项检验且检验记录完整,得满分;成品检验标准不明确、检验项目不全、检验记录不完整,扣 2 - 4 分;未对成品进行有效检验,得 0 分。
仓库管理(10 - 15 分)
仓库布局与环境(3 - 5 分):仓库布局合理,货物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仓库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具备必要的防潮、防虫、防火等设施且设施运行正常,得满分;仓库布局不合理、货物存放混乱、环境较差或防护设施存在问题,扣 1 - 3 分;仓库环境恶劣、无基本防护设施,得 0 分。
库存管理(4 - 5 分):库存账目清晰,账物相符,有定期盘点制度且盘点记录完整,库存周转率合理,得满分;库存账目混乱、账物不符、盘点不及时或库存积压严重,扣 2 - 3 分;无库存管理体系,得 0 分。
出入库管理(3 - 5 分):出入库流程规范,有严格的出入库登记制度,出入库记录完整准确,得满分;出入库流程不规范、登记制度不完善或记录错误较多,扣 1 - 3 分;无出入库管理流程和记录,得 0 分。
不合格品控制(10 - 15 分)
不合格品标识与隔离(3 - 5 分):对不合格品有明确标识,能将不合格品及时隔离存放于专门区域,得满分;不合格品标识不清晰、隔离不及时或隔离区域不规范,扣 1 - 3 分;未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隔离,得 0 分。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4 - 5 分):有完善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包括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制定(如返工、返修、报废等)和处理结果验证,得满分;处理流程不完善、原因分析不深入、处理措施不当或未进行结果验证,扣 2 - 3 分;无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得 0 分。
预防措施(3 - 5 分):针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不合格品再次出现,得满分;预防措施不具体、执行不到位,扣 1 - 3 分;未制定预防措施,得 0 分。
名创优品可能会根据不同产品类别、风险程度等对各项目的分值权重进行适当调整 ,最终评分一般划分为优秀(85 分及以上)、合格(70 - 84 分)、不合格(70 分以下)。优秀供应商可优先获得更多合作机会、订单倾斜等奖励;合格供应商需持续改进,解决存在的问题;不合格供应商可能面临减少订单、暂停合作甚至终止合作等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