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TEX验厂咨询-文档记录与合规审计:全流程追溯与外部监督机制
附件 IV:金属探测政策(ANNEX IV: METAL DETECTION POLICY)
1. 培训(Training)
1.1 总则(General)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分包商负责在生产单位定期开展并记录质量控制及健康安全审计,确保符合本政策要求。
1.2 范围(Alcance)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分包商应指定经培训且全权负责的工作人员 / 操作员,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及健康安全审计;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分包商应指定经培训且全权负责的工作人员 / 操作员,在工厂层面负责针具发放;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分包商应向所有工作人员及操作员提供针具规范管控及本政策内容的培训,培训课程需涵盖以下主题:
机器清洁;
针具更换;
针具断裂处理;
用于悬挂吊牌的胶针枪针具使用。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应留存向工作人员 / 操作员提供上述培训的记录。

2. 专项承诺(Commitments)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分包商应重点管控订书钉、金属回形针及大头针的使用;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分包商应培训经授权的专业人员 / 机械师,按计划进行针具更换并记录,每次更换需核实并记录针具数量;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分包商应在每个楼层 / 生产线配备金属废弃物收集盒,用于存放、管控及隔离发现的安全金属部件或更换后的针具;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分包商应管控以下物品:
未受控的备用针具;
工具板上未受控的金属工具;
未固定在机器上的剪刀、修剪器及拆缝器;
未使用的工具(需始终放置在工具板上)。
3. 重点区域管控(Scope)
3.1 裁剪区(Cutting Area)
样板必须热熔固定在面料上(避免使用大头针),或用胶带粘贴在面料上层;
可使用金属夹具,但每个裁剪台的夹具数量需在每班结束后核查;
若条纹或格子面料需使用大头针定位,需记录大头针数量;
上述面料 / 填充物供应商必须建立金属探测流程。
3.2 绣花区(Embroidery Area)
该区域必须执行严格的针具管控政策;
所有绣花裁片在进入缝纫线前(无论由外部分包商还是制造商自行绣花),必须通过金属探测;
需每日记录针具断裂或损坏情况。

3.3 缝纫区(Sewing Area)
3.3.1 针具更换流程(Needle Replacement Procedure)
新针具必须存放在指定经培训且全权负责的工作人员 / 操作员管理的上锁区域;
机器旁仅允许存放缝纫针,禁止放置其他针具;
新针具仅可由指定经培训且全权负责的工作人员 / 操作员发放给操作员,且必须以旧针(或断裂 / 损坏针具的所有部件)换领;
断裂 / 损坏针具的所有部件必须粘贴在《针具断裂 / 损坏报告》上;
生产线主管需定期检查机器抽屉,机器工具需存放于安全区域,并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清点;
机械师不得在机器上遗留任何针具;
螺丝刀及机器工具需存放于安全区域,并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清点。
3.3.2 针具断裂 / 损坏部件未找到的处理流程(Broken or damaged Needle/ Part Not Found)
若未能找到断裂 / 损坏针具的所有部件,需执行以下流程:
要求彻底搜查服装裁片及工作区域;若仍未找到所有部件,操作员必须通知主管;
主管需将机器周围 2.5 米范围内的所有服装裁片装入透明塑料袋,通过金属探测器检查是否存在断裂 / 损坏针具;若此次检查仍未找到,需再次进行金属探测;
若两次金属探测后仍未找到针具部件,需经经理正式授权方可恢复生产;
所有采取的措施需正式建档记录。
3.3.3 《针具断裂 / 损坏报告》(“Broken or damaged Needle Report”)
该报告为表格形式,需包含以下列项:区域、机器类型、针具尺寸、缝纫工序、款式 / 订单号、处理措施;
每种针具类型需单独使用一张报告表,以便识别未找到全部部件的断裂 / 损坏针具;
针具部件粘贴列的宽度需与针具长度一致;
单页报告上记录的断裂 / 损坏针具需与针具发放单位对应,便于记账管理;
过期的《针具断裂 / 损坏报告》需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
需定期分析《针具断裂 / 损坏报告》,提取关键信息以预防问题发生,重点分析以下内容:

针具断裂高发的面料类型;
针具断裂高发的机器 / 工序类型;
断裂高发的针具尺寸;
针具是否总是断裂为多个部件;
针具断裂高发的款式 / 产品。
《针具断裂 / 损坏报告》需至少留存 5 年。

3.3.4 包装区(金属探测区)(Packing Area (Metal Detection Area))
金属探测流程需在仓库的隔离区域进行,该区域需限制人员进入;
区域内不得存在任何可能影响检测灵敏度的金属污染物或高压电缆;
所有已包装密封的服装必须单独通过金属探测器检测;
需在记录表上留存金属探测流程记录;
所有通过金属探测的服装需立即装入运输纸箱,纸箱需密封并粘贴 “无金属” 标签,标签需签字确认;
运输纸箱不得使用订书钉固定,且需确保无金属成分。
4. 工具要求(Tools)
4.1 金属探测器(Metal Detector)
仅允许指定经培训且全权负责的工作人员操作金属探测器;
操作金属探测器的经培训工作人员需确保 “无金属”(主要指不佩戴手表、戒指等);
金属探测器需由专业工程师至少每年校准一次,校准过程需记录在案;
金属探测器需符合 1.0 毫米铁磁性金属直径标准,且在灵敏度最低的点位需对该标准产生响应;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需确保所用金属探测器的灵敏度点位至少每月检查并校准一次,校准过程需记录在案;
金属探测器需校准为在三个点位对 1.0 毫米铁磁性金属直径标准产生响应,校准过程需记录在案,必要时进行调整;
外部供应商及制造商需通过金属探测器对每件服装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检测;可通过调整金属探测器设置(如使用传送带式设备)确保检测效果;若服装未通过金属探测,需存放于专用箱子中等待进一步检查,该箱子需上锁并设有投放受污染服装的开口;
若大量服装未通过金属探测,工厂需立即排查污染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4.2 文档记录(Documentation)
外部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分包商需在《工厂金属探测报告》(见下页)中记录金属探测流程;
记录需至少留存 5 年,且在 Inditex 或其外部质量控制及健康安全团队要求时可随时提供;
《针具断裂 / 损坏报告》需由指定经培训且全权负责的工作人员 / 操作员维护;
需留存发放至生产线的针具准确记录(针具库存管控表),并由指定经培训且全权负责的工作人员 / 操作员定期核查。
4.3 合规评估(Compliance Assessment)
Inditex 将指派外部质量健康安全团队,对各工厂进行定期合规审计。
























1857640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