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雇佣规范
- 开展事故预防、警示标识、危险信息沟通标签及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相关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同时培训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流程;
- 培训流程须纳入职业健康与安全(OH&S)风险,同时考虑不同责任级别(授权培训与意识培训)、教育水平及语言能力的差异。
2、事故 / 急救计划 —— 无事故 / 事件记录
- 企业须建立并维护定期监控和衡量其职业健康与安全绩效的体系。该体系须能够统计以下数据:与化学品处理及泄漏相关的职业伤害和疾病报告数量;
- 须建立更新后的体系,用于统计、监控和记录因化学品泄漏或危险化学品使用导致的职业伤害和疾病报告数量。
3、个人防护装备(PPE)/ 化学品安全 —— 无适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应急准备与响应流程
- 应急准备与响应:企业须在书面计划中识别并评估自身面临的危险,明确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或紧急情况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若周边工业设施发生氨泄漏,可能引发紧急情况;
- 应急响应流程须包含评估该计划有效性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紧急情况的结果修订计划;
- 未配备用于防护化学品、高温或其他物理危害的防护装备;
- 须为员工提供防护装备,以应对化学品危害(如手套、围裙、防护靴等)、高温危害(如耐热手套、防护罩衫、长裤、头罩等)或其他物理危害(如安全帽、防撞帽、地垫、钢头靴、电气防护装备等)。

4、危险液体(如易燃液体和酸性液体)—— 危险液体未储存在适用(耐用且兼容)的大容量储罐、桶及容器中
-
大容量储罐须结构耐用、与所储存化学品兼容,并符合国际标准设计;
-
若高易燃液体(闪点低于 22.8°C/73°F)储存在大型便携式容器(如中型散装容器、立方体容器等)中,此类容器须为金属材质且配备金属阀门,阀门须具备自动关闭功能;若因化学品兼容性无法使用金属容器,则可使用金属包覆的塑料内衬容器。
-
现场无易燃液体处理的标准作业程序(SOP)
- 易燃液体须与氧化剂及其他可燃物分开储存;
- 须依据适用的国家 / 地方法规配备充足的消防防护设施;
- 须制定正式的标准作业程序,包括由现场员工监督卸货流程;
- 单个容器须清晰标注内装物及易燃等级;
- 储存大量易燃或可燃物质的仓库及区域,须张贴相应的警示标识;
- 所有用于储存易燃液体的工艺容器须为金属材质且接地,同时须采取静电控制措施,包括铺设防静电地面、配备防静电服装及静电消散(SD)鞋具;
- 处理或使用易燃液体超过 50 升的区域,须进行危险区域分类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点火源。
-
现场无正在使用的危险液体(易燃液体和酸性液体)清单
- 工厂须留存现场正在使用的危险液体(易燃液体和酸性液体)清单。
-
无易燃液体处理相关员工的培训记录
- 充分的培训及对易燃液体特性的了解,是其安全储存与处理的关键。管理层须为所有可能接触储存易燃液体的员工提供此类培训。
-
未为危险(分类)区域内的易燃液体系统及设备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
- 须为危险(分类)区域内的易燃液体系统及设备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
- 危险(分类)区域指 “因存在易燃气体或蒸气、易燃液体、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 / 飞絮,可能存在火灾或爆炸风险的区域”。
5、设备安全 —— 无维护记录(含机器安全操作、锁定挂牌(LOTO)系统、清洁 - 润滑 - 紧固 - 检查(CLTI)清单、机器维护记录、频繁事故 / 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RCA))
-
须留存机器安全操作、锁定挂牌(LOTO)系统、清洁 - 润滑 - 紧固 - 检查(CLTI)清单、机器维护记录及频繁事故 / 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RCA)相关记录;
-
工厂须留存所有机器的维护记录及维护计划,留存 CLTI 清单,监控最频繁的故障情况,并记录因机器操作不当导致的职业健康伤害及相应的根本原因分析(RCA)。
-
无安全防护装置(旋转部件、危险切割区域未设置防护装置)
- 旋转部件、危险切割区域未设置防护装置;
- 工厂内所有生产设备及机器须定期维护,配备防护装置或其他保护设施,并确保安全操作。
6、电气安全 —— 布线 / 配电箱状况不良(配电箱封闭不当)
- 配电板、配电箱及连接部位须始终覆盖完好且绝缘良好;
- 须将其与员工活动区域隔离,配电箱周围地面须清晰标识,确保无障碍物。
7、物料搬运 —— 设备使用不当(起重机、井架或其他物料搬运设备超载使用或用于非设计用途)
-
须采用合理的物料搬运方法以防伤害;
-
设备使用须遵循技术规范,不得超载或用于非设计用途。
-
设备要求:张贴负载额定值标识、配备灭火器、预留充足操作空间、当前检查记录、警示标识;
-
须向指定员工提供设备使用说明书。
-
设备使用不当(叉车、起重机、井架或其他物料搬运设备使用前未检查)

8、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
- 与重大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相关的风险评估须形成文件,并定期复审;
- 须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评估过程须考虑过往运营经验、组织内所有人员的常规及非常规活动,以及组织提供的设施与设备;
- 与重大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相关的风险评估及拟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须形成文件,并定期复审。
9、机器安全培训 —— 无针对机器安全操作、机器联锁与自动停机、以当地语言张贴机器安全说明的相应培训
- 机器安全操作培训为强制性要求;
- 工厂须提供充足的机器安全操作培训,确保所有生产制造流程在机器正常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开展,保障相关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 沃尔玛将不与提供不健康或危险工作环境、或采用身心惩罚措施的供应商合作。
10、机器安全委员会 —— 无机器安全委员会
- 工厂须设立机器安全委员会,成员包括管理层代表、员工代表及维护团队,负责处理机器安全相关问题。
11、物料搬运设备 —— 物料搬运设备安全性不足
- 工厂须对物料搬运设备(如叉车、电梯等)进行维护,获取操作许可证 / 许可文件,并配备安全警报装置。
12、承压 / 压缩设备(锅炉、压缩机、气瓶等)—— 压力容器安全性不足
- 工厂使用的压力容器(如空气压缩机、锅炉等)须具备合法操作证书(许可证或注册证),制定定期检查与维护计划,并留存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