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验厂咨询-关于跟踪与维护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的效果
第三节 跟踪与维护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的效果
在前两节论述完SQM体系的计划和实施以后,在本节中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讨论如何跟踪与维护SQM执行的效果。这五个方面分别是:企业材料检测策略、供应商的健康检查质量问题出现后的对策、变更控制策略以及SQM反馈改进系统的运作。
一、企业相对应的材料检测策略
对于企业来说,质量检验是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或者说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地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质量检验是伴随着商品生产而诞生的。在手工业诞生初期,手工业生产者本人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查,确定是否符合他本人的要求,能否有人要,这就是操作者的质量管理。后来生产规模扩大,发展到工场手工业,由领班或工长对工人的产品进行检查,这是工长的质量管理。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生了专职检验,经历了检验质量管理、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直到今天的先进的现代质量管理,专职检验并没有消失,还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过程职能作用。要开展质量检验工作,就会发生相关费用,这就是鉴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入厂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所以大多数企业对于关键材料都要进行入厂检验。 那么入厂检验所发生的鉴定成本与SQM的关系是如何呢?本列了一些步骤,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如何通过SQM一方面减少自己的鉴定成本从而减少质量损耗和加快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检测随时监控SQM体系实施的效果。
企业对于材料的检验一般开始时是全检,然后过渡到减少检测,最后的理想状态是免检,完全依靠供应材料的COA为放行依据。在实施SQM初期,在没有对供应商的能力有充分信心时,工厂的全面检测很重要。全面检测可以很容易发现材料的质量问题,防止了质量缺陷流失到生产线。而减少检测就是部分依赖供应商的COA。工厂只检测材料的几个特别项目保证关键指标的达标,其余指标可直接应用COA的数据。减少检测需要此供应商必须实施了SQM并且已经成功建立了COA的稳定性。随着SQM的深入和实施,供应商相应的质量系统保证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随之增强,此时,工厂可以考虑完全依赖供应商COA的数据来接受和放行材料。相应的检测费用会因此大幅降低,同时供应链的反应速度由于不用等工厂的检测数据而加快。不过,收益往往伴随着风险。全面检测显然要比免检在安全上要保险很多,但从供应链管理理论而言,重要的是在有效地管理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损耗的降低。所以免检对供应商和企业来说,需要更完美的系统来保证控制和管理风险。在本节的以下篇幅中,我们将介绍通过什么手段来跟踪与维护SQM实施的效果也就是供应商转为SQM供应商后企业和供应商需要做什么来保证SQM体系的结果。从另方面讲,如果在生产线发现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工厂也可以通过恢复检测来衡量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所以说,工厂的检测是跟踪和维护SQM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