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验厂咨询-宝洁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演进与核心要求
第三节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
所谓质量管理,朱兰博士给出的定义是:质盘管理,是制定与贯彻质量标准方法的综合体系。任何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提供能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产品包括货物的劳务)。这样的产品既能给生产该产品的组织带来收益,又不会给社会造成损害。而后,朱兰博士又提出了著名的质量管理“三部曲”:1.质量设计,这是一个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准备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能在经营操作条件下实现质盘目标。2.质盘控制,这是在经营中达到质量目标的过程,最终结果是按照质量计划开展质量经营活动。3.质量改进,这是一个突破计划并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过程,最终结果是以明显优于计划性能的质量水平进行经营活动。其中,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控制是实现质盘计划的需要,质是改进则是质量计划的一种飞跃。目前,随着质量定义的扩展,质量管理的含义也扩大了。因为涉及到管理,就要:1.要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说,是要尽量科学而定量地将目的表达出来,即目的计量化。表示计量性的目的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以便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及统计方法。2.要考虑达到目的的方法。这就必须找出与分析出有关的因素,再考虑有效利用这些因素的方法。”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也是在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出来的一个新的分支。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Supplier QualityManagementSystem)是从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发展出来的一个体系,它的目的是从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战略出发,将供应商引入企业,与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达到企业供应链的简化和优化,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的同时降低了包括质量,库存等在内的整个供应链成本,最终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供应商,同时在这个体系中提高了质量能力,降低了质量缺陷和成本,这是与供应商共赢的结果,理想状况下,体系会不断在整个供应链中延伸,延伸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依此类推直到整个产品链的最终优化。
既然我们前面介绍了按需求生产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在此节中,我们将讨论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在按需生产战略中的地位。按需生产要求对市场有更快的反应速度,要求至少要进行每日计划(Daily P1anning)。如果做得好,可以做到16小时甚至8小时计划。这就要求结合即时供应(JIT),要求供应商稳定而又快速的供货能力。这时候,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是用一种计划一实施-检査-反馈(Plan-Do-Check-Action)的逻辑,通过选择对企业关键的供应商,帮助他们建立完善有力的质量保证体系来保证材料供应的稳定与快速的一个体系。它是一种不断发展,永不停止的一个循环,不断的提高最终达到零缺陷的材料质量标准。从实际运作来看,它可以提高材料质量,直接减少了企业对原材料的检测费用,检测时间,从而降低了材料库存,实现即时供应(JIT),降低了供应链的损耗,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为每日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