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验厂咨询-皮革鞣后加工工艺之染色与加脂的质量控制与环保考量
3.2 鞣后处理与染色
3.2.1 鞣后处理
鞣后处理操作通过使用一系列可能广泛的化学品对鞣制后的皮革进行处理,从手感、颜色、柔软度等方面对皮革进行改良,为表面涂层做准备。有几个连续的阶段,无需将皮革从处理容器中取出。正常的操作顺序是:中和、复鞣、染色、加脂。
中和是将鞣制后的皮革调节至适合复鞣、染色和加脂处理的 pH 值的过程。
复鞣过程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改善皮革的手感和触感。
填充皮革较疏松和较软的部分,以便生产出物理性能更均匀、对客户而言裁剪价值更高的皮革。
有助于生产修正粒面革。
提高皮革的耐碱性和耐汗性。
改善皮革的回湿性能,这将有助于染色过程。
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品对皮革进行复鞣。它们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植物鞣剂提取物、合成鞣剂、醛类、矿物鞣剂和树脂。
染色过程的目的是在每张皮革的整个表面上染出均匀的颜色,并使商业包装中的皮革之间颜色精确匹配。皮革通常使用酸性染料染色(碱性染料和活性染料较少使用),使用转鼓染色机,并且应采用与纺织品竭染法(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相同的控制措施,以保持质量、减少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产率。
必须对皮革进行润滑,以实现特定产品的特性,并恢复在先前工序中损失的脂肪含量。所使用的油可以来自动物或植物,或者可能是以矿物油为基础的合成油。填充是一种古老的技术,主要用于较厚的植物鞣革。将挤水后的皮革在转鼓中用熔融脂肪的混合物进行处理。
复鞣、染色和加脂后的皮革通常在堆放在 “晾皮架” 上陈化(让脂肪从皮革表面迁移到皮内)之前进行清洗。
此加工阶段的最佳可行技术如下:
通过在鞣液长度、温度(使用高温)、时间以及所使用的复鞣剂、加脂剂和助剂的用量等方面优化工艺,来降低化学需氧量(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