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KINSON验厂咨询-质量验厂:进料管控与生产过程管控(Level 1-3)要求及工厂问题汇总
2. 进料与原材料管控(含零部件、组件及包装)—— Level 3(基础级要求)
2.1 工厂建立有效的进料质量管控程序。
2.2 设有独立于生产区域的进料区。
2.3 设有清洁、干燥、光线充足的进料检验区域。
2.4 所有进料均需经过适当的质量检验(QC),或由供应商提供制造商质保书、合格证明等文件。
2.5 明确界定进料的合格 / 不合格判定标准。
2.6 不合格进料需清晰标识,并进行有效隔离 / 封存。
2.7 进料需按批次或单个产品标注接收日期。
2.8 合格进料需存储在清洁、干燥、无污染源的环境中。
2. 进料与原材料管控(含零部件、组件及包装)—— Level 2(进阶级要求)
2.9 进料采购自经批准 / 具备认证的供应商。
2.10 工厂具备用于有效检验进料的适当设备。
2.11 所有检验设备均定期维护和校准。
2.12 对进料进行检验 / 测试时,需使用参考文件(包括合格声明 / 分析报告)。
2.13 (如适用)建立有效的合格物料管控与周转流程(如先进先出原则)。
2.14 制定书面的进料质量管控程序,并记录管控结果。
2. 进料与原材料管控(含零部件、组件及包装)—— Level 1(高级级要求)
2.15 进料质量管控程序需为完整的书面检验程序,包含抽样计划,并记录检验结果。
2.16 工厂定期对自身供应商进行审核,审核范围涵盖技术标准、社会责任 / 道德标准及环境标准。
3. 生产过程管控、在线检验与终检 —— Level 3(基础级要求)
3.1 所有员工均知晓其生产区域内约定的质量保证(QA)流程或程序。
3.2 建立从进料到生产环节的可追溯体系。
3.3 建立有效的手工具、针具、刀具等物品的发放、使用及回收管控程序。
3.4 针对生产类型建立产品污染防控措施(如虫害控制、金属检测)。
3.5 设有指定的、清洁的在线检验 / 测试区域,且区域内光线充足、设备齐全。
3.6 质量保证 / 质量控制(QA/QC)检验员已接受过所生产产品检验标准的使用培训。
3.7 工厂对产品外观进行 100% 检验。
3.8 检验计划包含对条形码、产品标签及技术 / 使用说明书的检查。
3.9 不合格物料和 / 或产品(含在制品)需清晰标识,并进行有效隔离,防止流入生产过程。

3. 生产过程管控、在线检验与终检 —— Level 2(进阶级要求)
3.10 作业指导书需形成书面文件、保持最新版本、易于获取且在作业现场醒目张贴。
3.11 采用批次标识系统,对产品从生产到发货的全流程进行跟踪。
3.12 检验员使用正式的书面检验与抽样计划,保留包含生产过程所有关键 / 主要环节的检验记录。
3.13 检验 / 测试设备状态良好、技术达标(可识别不合格产品),且(如适用)按国际 / 国家标准进行校准。
3.14 检验员使用经批准的参考样品进行检验。
3.15 对检验结果和生产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以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
3. 生产过程管控、在线检验与终检 —— Level 1(高级级要求)
3.16 (如适用)产品污染防控措施包含玻璃破损处理程序。
3.17 (如适用)产品污染防控措施包含清洁 / 深度清洁计划。
3.18 QA/QC 部门对每批次或每次生产的产品保留参考样品。
3.19 建立人员卫生标准相关的政策与程序(如首饰佩戴、头发与胡须防护、洗手要求、个人物品管理、病假管理等)。
























1857640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