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MART验厂咨询-应急疏散通道规范:设第二出口,门向外开且不锁,螺旋梯禁用
3. 消防措施(FIRE FIGHTING MEASURES)
喷淋系统和 / 或消防栓系统需有充足供水。
工厂必须遵守喷淋系统和消防栓系统相关法律要求,至少配备一套能有效灭火的系统,且需确保系统运行有充足供水;
消防总水管和消防栓配套的消防水带,宽度需足够(最小 45 毫米);
消防栓系统的水带需配备水枪头;
需专门储存固定水量用于消防栓,储水箱需定期清理以防藻类滋生;
需定期在消防栓出水点进行压力测试;
火灾发生导致断电时,工厂需有能启动喷淋系统和消防总水管的机制;
工厂需制定流程,通过定期实地检查(如水流测试、消防水泵测试、报警测试、干式管道阀门触发测试)确认系统是否符合预期功能;
工厂需提供经消防部门认证的储水能力证明文件。
工厂必须配备功能正常且数量充足的消防设备,包括符合当地法律要求的各类灭火器和消防水带等,且设备需易于取用。
工厂需建立消防设备定期维护制度,记录文件需包括维护日志、记录表、卡片、检查证书等;
所有消防安全设备需按规定频率(最好每季度一次)进行测试。

4. 应急疏散(EMERGENCY EVACUATION)
所有楼层和建筑(包括宿舍)必须设有第二出口,最好是具备 1 小时防火等级的封闭式楼梯间或外部消防逃生通道。出口需位于建筑两端,且可通过独立疏散路径到达。
“1 小时防火等级楼梯间” 指采用防火材料涂层或建造的疏散楼梯间,火灾发生时至少能抵抗 1 小时不损坏;
螺旋楼梯不得作为外部消防逃生通道。
多层建筑中,所有通往疏散楼梯间和消防逃生通道的门必须始终保持关闭,防止烟雾进入楼梯间阻碍人员安全疏散。
门需具备自动关闭功能、向外开启且防火等级达 1 小时;
建筑内所有使用者均需遵守此要求,所有公共通道 / 楼梯间需始终保持畅通,工作时间内不得上锁,且标识清晰。
门不得锁死,紧急情况下需有推杠装置便于开启逃生。
门的开启方向需与疏散方向一致,所有消防出口门需配备推杠装置,方便紧急情况下开启;除推杠装置自带的内部锁闭机制外,消防出口门不得额外加装锁具;
推杠需标注适当标识(如 “推开启门”,最好同时使用当地语言和英语),且仅能安装在向外开启的门上;
带推杠的门需具备耐热性;
出口门必须向外开启、保持解锁状态,且无需特殊操作即可打开。
带栏杆的窗户需有内部应急开启或拆卸装置,方便人员逃生,且需始终保持解锁。
多层建筑中,除第二出口外,需在合适数量和位置安装带内部应急开启或拆卸装置的栏杆窗户;
带栏杆的窗户若条件允许,应朝向有平台的区域,且平台需配备防护垂直梯;
带栏杆的窗户需有特殊标识,便于从建筑内外识别(包括地面标识和窗户上方的警示灯);
带栏杆的窗户需有内部应急开启或拆卸装置,方便人员疏散及消防部门进入,且需始终保持解锁。
未安装自动喷淋系统的建筑,疏散到出口的最远距离不得超过 61 米(200 英尺);若当地法律要求更严格,则按当地法律执行。
消防逃生通道需无障碍通向安全集合点,集合点需明确指定并标注用途,且任何时候都不得占用。
通道、出口和楼梯间需始终保持畅通,无障碍物;
工厂需建立制度,确保所有应急逃生通道均能无障碍通向集合点,无固定、临时、完全或部分遮挡物;

所有员工需知晓集合点位置;
工厂需指定开阔区域,供火灾发生时员工聚集;
集合点需易于到达,且远离火灾危险;
集合点标识需清晰可见并做好标记;
集合点不得位于市场、公共道路或通道旁。
工厂场地内需为消防车辆及其他消防设备提供充足通道。
工厂需确保所有消防设备(包括消防车辆)的通道始终保持畅通,无障碍物。
建筑内需合理布置可听到、可看到且能正常工作的烟雾报警器,数量至少满足法律规定的最低要求。
烟雾报警器需覆盖整个工厂;
烟雾报警器的安装位置需确保在建筑所有区域都能清晰听到报警声、看到报警信号;
生产楼层的报警器数量需根据楼层面积或当地法律要求确定;
烟雾报警器的评估和测试需由当地消防部门、有资质的消防安全机构执行,或按法律 / 主管部门规定的方式定期进行。
消防报警器需能在建筑所有区域听到且正常工作,且建筑所有楼层和区域的报警器需联动成一个系统。
报警器需串联连接,确保火灾发生时建筑所有楼层和区域都能听到报警声;
所有人员需知晓消防报警器的安装位置;
高噪音区域除声音报警器外,还需配备警示灯。
建筑所有楼层和区域(包括楼梯间)需有标识清晰且带照明的疏散通道,应急灯需为 “工业级应急灯”,可在烟雾和火灾环境中使用。
所有工作区域(包括机房和仓库,若可预见有人需在其中工作且环境光线不足,无法安全使用疏散通道)的疏散路线上,均需配备应急疏散照明;
所有楼梯间的每段楼梯和平台都需配备充足照明,尤其在紧急情况下。
工厂需在每层楼的各工作区域附近张贴疏散平面图,平面图需使用大部分员工能理解的语言,标明最近出口位置、消防设备的位置和类型、急救箱位置、紧急联系电话、楼层消防培训人员的照片及位置等信息。
























1857640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