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MART验厂咨询-全员消防培训要求:半年1次+入职必训,用当地语言,留存培训记录
季度联合消防演练
需开展覆盖建筑所有楼层的季度联合消防演练,由消防部门等外部机构监督,确保人员及时有效疏散。工厂需留存演练记录,以备各类检查查阅。
工厂应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消防演练,由外部机构监督,验证人员能否及时有效疏散。外部机构可为政府组织,或经政府组织培训认可的机构(如消防部门、消防培训机构);
若工厂位于多层建筑内,联合消防演练需覆盖建筑所有楼层的人员,且演练频率保持一致;若同一建筑内有多个工厂,所有工厂的人员均需参与联合消防演练,且需覆盖所有班次;
需妥善留存消防演练的完整记录,内容包括疏散时间、人员数量、消防部门职责、员工反馈等,以备各类检查查阅;
消防演练期间,生产楼层全程需有指定的 “静默观察员”。该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向管理层反馈发现的问题,以消除疏散演练中存在的漏洞或不足。静默观察员可为内部人员(如工厂代表)或外部人员(如消防部门代表);
消防演练需模拟真实场景,促使员工做出合理反应,演练真实火灾发生时所需采取的行动。
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
所有员工每半年需接受一次通用消防安全培训;若当地法律要求更严格,则按当地法律执行;
消防安全培训需纳入员工入职流程,员工入职时或入职第一周内必须参加培训;

培训内容至少应包括:
熟悉火灾疏散路线与出口流程,确保安全有效疏散;
火灾报警器与灭火器的位置;
火灾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流程;
了解不同类型火灾的分类;
如何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灭火操作方法;
火灾危险标识的识别;
危险 / 易燃化学品的正确处理与存放方法;
火灾或紧急情况下的通用应对行为,包括如何应对因烟雾、黑暗、恐慌、房门关闭、方向迷失等导致的疏散困难,以及如何求助。
培训材料需使用当地语言,或大部分员工能理解的语言;
需留存消防安全培训记录,内容包括培训日历、演练频率、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参训人员,以及负责保障员工安全的人员职责。
员工入职流程需包含消防安全培训
每位员工入职时或入职一周内,必须接受消防安全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或岗前培训至少应涵盖:
了解不同类型火灾的分类;
如何防止固体、液体或气体可燃物 / 易燃物起火;
火灾发生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灭火操作方法;
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步骤;
疏散路线与出口位置;
如何应对因烟雾、黑暗、恐慌、房门关闭、方向迷失等导致的疏散困难,以及如何求助。
工厂需留存并可提供所有与新员工入职相关的文件。
工厂各楼层配置受过培训的消防员
工厂需为每个生产楼层 / 区域指定消防员;
每位消防员需经政府或授权培训机构培训;
所有消防员需有独特标识(如专用臂章或制服),以便火灾发生时所有员工能快速识别;
消防员数量需根据各生产楼层的员工人数确定,或按法律要求配置;
需指定人员协助行动不便的员工疏散;
考虑到性别因素,在女性员工占比高的区域,需配置足够数量的消防员;
应确保相当比例的安保人员接受过消防培训,且所有安保人员均熟悉疏散流程。
消防安全委员会 / 工作组
消防安全委员会 / 工作组应由各部门、各班次的员工代表组成,需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并解决消防安全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消防安全措施的建议。
























1857640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