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验厂咨询-跨越半世纪:AMD的初创、竞争与转型突破之路
超威半导体公司(英语: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简称:AMD),成立于1969年,是一家美国半导体跨国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由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创立。公司致力于开发设计集成电路产品,主要产品包括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主板芯片组等,为游戏、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提供计算解决方案 。
1975年,AMD进入微处理器市场,此后与英特尔展开竞争。期间,通过推出Am286、Am386、Am486等产品快速占领PC市场,2000年后推出的CPU系列“速龙”和“皓龙”等均取得了商业成功。2006年,收购ATI,成为首家拥有CPU和GPU的厂家。但由于市场发展带来的低能耗、高性能的芯片需求以及市场决策的失误,AMD渐入低谷,年年亏损。2014年后,通过内部重组和对微处理器系列产品的持续投入,AMD在2017年发布的微处理器产品“锐龙”取得商业成功,重新占领CPU市场份额并扭亏为盈。在第五任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带领下,转型成为高性能和自适应计算领域的领先企业。
AMD多次上榜全球企业2000强、美国500强,曾获欧洲硬件大奖的多个奖项,名下产品FX-8150在2011年创下“最快计算机处理器”的吉尼斯世界记录。2025年6月13日,据IT之家消息,AMD Instinct MI350 系列 GPU 发布。 8月27日,奥尼电子、Abee携手AMD发布基于AMD 锐龙 AI MAX+395的全新SMART AI Hub。
2025年,获得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

早期发展
初创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仙童半导体公司因研发预算遭大幅缩减等因素,大量人才出走并创办半导体公司。1969年,以原担任销售管理岗位的杰里·桑德斯为领导的8名仙童员工,成立Advanced Micro Devices,即AMD。在成立伊始,所有员工都只能在联合创始人John Carey的起居室中办公。因公司不被看好,仅募集7.5万的风险投资资金,以合计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注册公司。公司成立不久后,AMD迁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租用一家地毯店铺后面的两个房间作为办公地点 。
1969年9月,AMD筹得生产所需资金,迁往加州森尼韦尔的901 Thompson Place。为打开客户市场,初期的AMD并不参与对新集成电路的产品开发,而是为其他公司重新设计产品,提高产品的效率和速度,以“第二供应商”的方向为市场提供产品。由于其微芯片设计符合美国军用质量标准,产品可靠性强,在当时的计算机行业占有极大的市场优势。
1969年11月,AMD生产出首个芯片“AM9300”,这也是一款4位MSI移位寄存器。1970年5月,AMD已拥有53名员工和18种产品,但还未进行正式销售。同年,AMD推出首个自行开发产品“AM2501”,开始接受订单。1972年9月,AMD上市;11月,开始在新落成的902 Thompson Place厂房中进行晶圆生产。1973年1月,AMD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在马来西亚槟榔屿设立。到了1974年,AMD已成为一家拥有1500名员工、生产200多种不同产品的大型企业,其多数产品由AMD自行开发,年销售额最高达到2650万美元.
进军微处理器市场与“第二来源”
1975年,AMD发布CPU产品Am9080和集成电路系列Am2900,其中Am9080是Intel 8008的仿造品,AMD由此产品进入微处理器市场。在AMD和英特尔于1976年签署交叉许可协议后,Am9080最终更名为8080A,并且AMD可以在自有微处理器、外围设备等产品使用英特尔的微代码。通过这段合作,双方快速占领刚刚起步的微处理市场,AMD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1977年,西门子公司与AMD共同创建Advanced Micro Computers(AMC)公司。1978年,在菲律宾马尼拉设立组装生产基地。同年,销售额突破1亿美元里程碑。1978年至1979年,在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动工生产基地并开始投产,1979年赴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1978年,英特尔推出首款16bit微处理器8086。1982年,IBM开始从大型机系统转向个人计算机(PC)后,决定将英特尔的8086作为PC外包处理器部件,但要求AMD作为“第二来源”,以保证为IBM的PC/AT提供持续供应。由此缘故,英特尔和AMD在1982年2月签署合作协议,由AMD生产8086、8088、80186和80188处理器。同时,英特尔与AMD延长1976年的交叉许可协议。为英特尔生产微处理器这一过程,让AMD积攒了大量的制造经验。
1985年,半导体产业受经济影响低迷,并且日本半导体厂商大力倾销DRAM,迅速占领市场,对拥有DRAM生产线的AMD和英特尔造成巨大打击。1986年10月,AMD首次宣布裁员计划,坚持发展存储器芯片开发,推出多个自研处理器和CMOS工艺产品。

微处理器之争
与英特尔的诉讼
20世纪80年代后期,AMD开始加强自主研发,加强对专利资质的申请,同时扩建原有的厂房、生产基地,对公司内部进行改组,不过在x86处理器市场上还是主要作为“第二来源”。90年代后,AMD开始自研x86处理器,与英特尔展开x86处理器竞争 。
1984年,英特尔为巩固市场优势,内部决定不再与AMD提供产品信息,并最终拒绝向AMD提供80386处理器的技术细节。1987年,AMD向法院提出仲裁诉讼,双方就专利交叉协议纠纷持续数年,最终以1994年由AMD获得支持,获得英特尔x386及x486微码的使用权告终。在不确定知识产权的情况下,AMD重新开发英特尔已发布的x386及x486处理器,于1990年推出Am386处理器,于1993年推出了Am486处理器。由于相较英特尔的同期产品性能更具优势,受到了一定市场青睐.
























1857640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