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验厂咨询-耐克供应商从急救资源配置到事故处置全流程规范
医疗服务与急救
标准
合约商应提供安全、卫生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工作造成、与工作有关、在工作期间发生或者因操作合约商设备而引起的事故和伤害。 合约商须建立系统以检测、预防和应对可能影响所有员工的安全及健康的潜在风险。
> 制定并实施相应流程和程序以应对需要急救或其他医药治疗的事故。
职责
工厂经理必须确保急救程序得以制定、实施和遵守。
健康安全环境 (HSE) 代表必须建立、维护和管理急救流程和程序。
经理和主管必须确保雇员接受培训并遵守急救流程和程序的要求。
雇员必须立即向管理层汇报任何与工作相关、需要急救的事故。
定义
. 急救是指必要时在提供专业医疗之前向受伤者或病人实施的医学处理。
要求
1. 风险评估——每家工厂必须执行风险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其中至少包含以下各项:
a. 确定可能导致事故的危害和地点。
b. 评估与危害相关的危险(包括各个地点的雇员人数)。
c. 确定用于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如急救用品、设备和人员)。
2. 政策与程序——每家工厂都必须实施急救程序,其中至少包括以下各项:
a. 提供用于应对任何紧急医疗状况的资源(内部或外部)。
b. 紧急电话号码必须位于每部电话的醒目位置。
c. 医疗设施和紧急服务的位置和可用性。
d. 必须保管急救和医疗护理记录。
3. 急救员——拥有合格急救员的每家工厂必须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 经过培训的急救员人数足以处理工厂的雇员人数和危害数量。
b. 向雇员传达合格急救员的姓名、所处位置和联系信息。
c. 保留所要求的急救资质证书。
4. 急救材料——根据具体的风险,每家工厂都必须配备相应的急救材料(如急救药箱、自动体外除颤器、担架等)。 急救药箱必须至少包括:
a. 无菌自粘绷带(各种大小)。
b. 吸收剂敷布。
c. 无菌眼垫。
d. 三角绷带。
e. 烧伤处理用品。
f. 一次性手套。
g. 醒目的急救箱和设备标志。
h. 每月进行检查并补足用品,以满足最基本的内容物要求
5. 洗眼器和身体冲洗设备——存在眼部、面部或身体化学品暴露风险时或需要使用洗眼器和身体冲洗设备时,相应的设备必须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 提供的水必须是饮用水;
b. 冲洗速度不会导致伤害的;
c. 最低流速: 1.5 升水至少冲洗 15 分钟;
d. 没有尖锐的突起部分。
e. 喷嘴盖有护盖,以防空气污染。
f. 控制阀易于找到,且启用后会一直保持打开状态直至关闭。
g. 位于距有害物质 30 米(100 英尺)范围内。
h. 具有醒目的标志,便于找到和辨认。
i. 水喷嘴位于距地面 83.8 厘米(33 英寸)到 114.3 厘米(45 英寸)处。
j. 包含冲洗液储液罐的独立装置必须使用不会受腐蚀的材料制造。 必须防止冲洗液接触空气污染物。
k. 装置中的水温必须保持在 15 到 35 °C(60 到 90° F)之间。
l. 所有设备和管道都必须采取防冻措施。
m. 每周必须打开接有管路的洗眼装置,以冲洗管路并验证能否正常工作。 必须根据制造商规范检查独立装置。
培训—所有雇员必须接受有关所在地急救流程和程序的培训。 培训必须至少包括以下各项:
. 对于需要急救或其他医疗救助的任何事故,应与哪些人员联系。
. 工作区域中急救设备的位置。
. 报告需要急救或其他医疗救助的任何工作相关的事故。
. 接触了导致眼部、面部受伤或人身伤害的有害物质时,正确使用紧急洗眼器或身体冲洗装置。
急救员: 所有急救员均必须接受额外培训。 培训必须至少包括以下各项:
. 急救方面的认证。
. 工厂的特定程序,包括:急救响应、血源性病原体和事件报告。
6. 文档——
培训记录: 每家工厂的培训记录必须至少保管 3 年。
医疗记录: 每家工厂必须以机密而安全的方式保管医疗记录,最短应保管至雇用期后 30 年。 除非是法律要求,否则未经雇员的书面同意,不可披露医疗记录。
事故记录: 每家工厂的事故记录必须至少保管 5 年。
其他记录: 每家工厂必须保管以下方面的记录:
a. 当前风险评估。
b. 急救药箱和洗眼器/身体冲洗装置检查记录,至少保管 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