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C验厂咨询-关于不合格品控制的记录保存与返工产品跟踪要求
5.0 不合格品的控制
5.1 工厂已建立对不合格原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识别、隔离和处置的规程。
(规程)
满分(30分):工厂已建立以下各项的规程:
• 确定取样量。
• 确定每次测试所代表的产品数量。
• 识别不合格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
• 隔离不合格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
• 处置不合格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
工艺过程中的不合格材料/产品:任一工艺的检查点发现的不符百胜规范书要求或工艺要求的任何材料/产品。
当不合格现象发生时,在前后两次合格测试之间的产品应被隔离。我们希望验证这一状况已经得到纠正。
轻微不符(20分):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将构成轻微不符:
• 文件中缺少一个要素的描述(要素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和成品)。
严重不符(10分):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将构成严重不符:
• 没有可用于确定返工量的规程。
• 规程未确定如何设定取样量和取样方法。
• 程序未建立针对不合格成品的识别、隔离存放和处置的规程,但记录显示供应商确实对不合格成品进行了适当地识别、隔离及处置。
• 程序中未包括两个要素;两个要素的记录维护出现系统性缺失。
零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将被给予零分处理:
• 程序中缺少两个以上的要素。
• 无程序。
5.2 工厂已保存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识别、隔离和处置的记录。
(记录/观察)
满分(30分):工厂已保存记录涵盖以下:
• 取样数量。
• 每次测试所代表的产品数量。
• 识别不合格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的记录。
• 隔离不合格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的记录。
• 处置不合格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的记录。
经观察不合格品的处置与记录保持一致。
(包括工艺过程中的任何不合格材料/产品)。应保存记录。审核员必须察看使用何种方法定义每项测试代表的生产量。
轻微不符(20分):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将构成轻微不符:
• 个别记录存在不完善和遗漏现象。
• 记录中缺少一个要素的描述(要素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和成品)。
• 个别被判定的不合格品没有被隔离。
严重不符(10分):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将构成严重不符:
• 多个记录存在不完善或遗漏现象。
• 两个要素的记录维护出现系统性缺失。
零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将被给予零分处理:
• 记录中缺少两个以上的要素。
• 记录维护出现系统性缺失。
• 无记录。
• 不合格产品完全没有被识别或被隔离。
5.3 建立程序跟踪和控制所有的返工产品生产规程。
(程序)
满分(20分):供应商有一个成文的暂扣和放行程序,该程序包括对持有的仍未处理完毕的所有返工产品的跟踪规程,必须对返工产品进行控制和跟踪,确保成品质量。
轻微不符(15分):文件管理混乱。
严重不符(6分):程序不能够对返工产品跟踪到具体批次。
零分:无成文程序。
5.4 保存跟踪和控制所有的返工产品的记录。
(记录)
满分(20分):供应商保存有记录,记录中体现对所有返工产品进行控制和跟踪,确保符合成品质量。
轻微不符(15分):个别记录不完善。
严重不符(6分):多个记录不完善。
零分: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