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aco验厂咨询-关键管控重点:聚焦体系建设、原材料至仓储物流关键环节
WARNACO 质量验厂清单
WARNACO(沃纳科公司)作为全球知名服装企业,旗下卡尔文・克莱恩等品牌对产品质量要求严苛。质量验厂是其筛选供应商的关键环节,聚焦 “全流程质量管控”,以下按序号呈现核心合规清单,覆盖从体系建设到仓储物流的全环节。
一、品牌质量管控背景
质量理念:以 “品牌质量规范 + 国际行业标准 + 终端客户需求” 为三重依据,确保产品符合全球市场准入要求,维护品牌声誉。
验厂目标:通过质量验厂筛选具备系统性质量管控能力的供应商,保障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品质一致性,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订单延误或客户投诉。
二、WARNACO 质量验厂核心合规清单
质量验厂分为 “质量管理体系、原材料管控、生产过程管控、成品检验、实验室能力、仓储物流” 六大维度,具体清单如下:
(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体系是质量管控的基础,需具备完整的制度与改进机制:
核心制度与流程
1.1 合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手册》,明确质量目标(如成品合格率≥98%)、各部门质量职责(采购部负责原材料质检、生产部负责工艺合规)、质量异常处理流程(不合格品返工 / 报废流程)。
1.2 必备文件:《质量管理手册》、各工序作业指导书(SOP)、质量职责分工表。
1.3 常见不合规点:无明确质量目标、部门职责交叉导致质量问题推诿、异常处理流程不清晰。
质量记录管理
2.1 合规要求:留存完整质量记录,包括原材料检验报告、生产巡检记录、成品出厂检验报告(FQC)、客户投诉处理记录,至少保存 2 年,便于质量追溯。
2.2 必备文件:记录存档清单(标注保存期限)、各类检验报告原件 / 复印件、客户投诉处理台账。
2.3 常见不合规点:记录残缺(如缺少巡检签字)、保存期限不足、电子记录与纸质记录不一致。
内部审核与改进
3.1 合规要求:每季度开展 1 次内部质量审核,识别管控漏洞并制定整改计划;针对客户反馈质量问题(如缝线断裂、色差),需做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及预防措施。
3.2 必备文件:内部审核报告(含问题清单与整改方案)、根本原因分析记录、预防措施执行跟踪表。
3.3 常见不合规点:未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仅整改表面问题未深挖根本原因、预防措施无跟踪验证。
(二)原材料质量管控
原材料是产品质量基础,入厂检验(IQC)需严格把关:
4. 供应商管理
4.1 合规要求: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对原材料供应商(面料厂、辅料厂)定期评估(质量稳定性、交付及时性);更换供应商需提供新供应商样品测试报告,经 WARNACO 确认后方可采购。
4.2 必备文件:合格供应商名录、供应商评估表(每季度 1 次)、新供应商样品测试报告。
4.3 常见不合规点:供应商评估流于形式、未确认更换供应商资质直接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录未及时更新。
入厂检验流程

5.1 合规要求:面料到厂后按标准抽检(比例不低于 3%),检测外观(无破洞、污渍、纬斜超标)、理化性能(色牢度、强力、缩水率);辅料(纽扣、拉链)检测牢固度,缝线检测断裂强力。
5.2 必备文件: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IQC 标准)、抽检记录(含样品信息、检测数据)、检测报告(第三方或内部实验室出具)。
5.3 常见不合规点:抽检比例不足、漏检关键项目(如色牢度)、检测数据记录模糊。
不合格品处理
6.1 合规要求:原材料检验不合格需隔离存放,标注 “不合格” 标识,严禁流入生产;与供应商沟通退换货,留存退换货记录。
6.2 必备文件:不合格品隔离记录、退换货协议、供应商整改反馈函。
6.3 常见不合规点:不合格原材料未隔离导致混用、无退换货记录、未跟踪供应商整改情况。
(三)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生产过程是质量形成关键,需强化工序巡检(IPQC):
7. 工艺文件执行
7.1 合规要求:车间张贴清晰工艺指导书(SOP),含缝制针距(明线 3cm 12-14 针)、熨烫温度(棉面料 150-180℃)、尺寸规格(衣长公差 ±1cm);工人按工艺操作,巡检员每 2 小时抽查 1 次。
7.2 必备文件:各工序 SOP 文件(张贴版)、巡检记录表(每 2 小时 1 次,含抽查结果与签字)。
7.3 常见不合规点:SOP 未更新(与订单要求不符)、巡检频率不足、工人随意调整工艺参数。
关键工序管控
8.1 合规要求:对易出问题工序(内衣钢圈固定、西装缉缝)设 “质量控制点”,安排专人全检;如内衣钢圈需检查居中与牢固度,西装肩部需检查平整无起泡。
8.2 必备文件:关键工序清单、全检记录表(含不合格品数量与处理方式)。
8.3 常见不合规点:未识别关键工序、全检流于形式(无记录)、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
半成品检验
9.1 合规要求:每道工序完成后检验半成品,裁剪后查裁片尺寸与样板一致性,缝制后查缝线连续性(无跳针);不合格半成品返工后重新检验。
9.2 必备文件:半成品检验标准、返工记录(含返工原因与复检结果)。
9.3 常见不合规点:半成品检验省略、返工后未复检、裁片尺寸超差仍使用。
(四)成品质量检验
成品检验(FQC)是质量最后防线,需覆盖外观、尺寸与功能:
10. 检验项目与标准
10.1 合规要求:外观查版型平整、缝线顺直(无漏缝)、商标 / 洗水标位置正确;尺寸按订单抽检(每款至少 10 件),关键尺寸公差符合要求(如衣长 ±1cm);功能件(防水外套、弹力内衣)检测功能有效性。
10.2 必备文件:成品检验标准(含外观缺陷分级、尺寸公差表)、抽检方案(抽样比例与数量)。
10.3 常见不合规点:漏检功能项目(如未测防水性)、尺寸测量不全面、外观小缺陷未记录。
不合格品处理
11.1 合规要求:轻微缺陷(个别线头)返工后复检;严重缺陷(尺寸超差、面料破洞)报废,严禁出厂;记录不合格原因与处理结果。
11.2 必备文件:不合格品分类记录表、返工复检报告、报废审批单。
11.3 常见不合规点:严重缺陷产品未报废、返工后无复检记录、不合格原因分析不明确。
成品检验报告
12.1 合规要求:每批次成品出具《出厂检验报告》,记录检验数量、合格数量、不合格原因及处理结果,随货提交 WARNACO。
12.2 必备文件:《出厂检验报告》模板(含固定栏目)、每批次报告原件 / 扫描件。
12.3 常见不合规点:报告信息不全(缺少不合格处理结果)、报告与实际检验情况不符、未随货提交报告。

(五)实验室检测能力
实验室是质量检测核心,无论内部或第三方合作均需达标:
13. 内部实验室要求
13.1 合规要求:配备必要检测设备(色牢度测试仪、缩水率测试仪),设备每年至少校准 1 次,留存校准证书;检测人员经培训合格上岗,具备操作与解读报告能力。
13.2 必备文件:设备清单与校准证书、检测人员培训记录与资格证明、设备操作 SOP。
13.3 常见不合规点:设备未定期校准、检测人员无证上岗、设备操作不规范。
第三方实验室合作
14.1 合规要求:无内部实验室需提供与第三方(如 SGS、Intertek)合作证明;检测报告需清晰记录标准、样品信息、数据及结论,确保真实可追溯。
14.2 必备文件:第三方实验室合作协议、第三方检测报告(每批次原材料 / 成品)。
14.3 常见不合规点:合作协议过期、检测报告数据模糊、报告与样品信息不匹配。
(六)仓储与物流质量管控
避免仓储物流环节损害成品质量,需规范环境与防护:
15. 仓储环境管理
15.1 合规要求:成品仓库干燥通风,温度 20-25℃、相对湿度 50%-60%;不同批次 / 款号产品分区存放,标注款号、数量、生产日期。
15.2 必备文件:仓库温湿度记录表(每日记录)、产品存放分区图、库存台账。
15.3 常见不合规点:温湿度超标导致面料发霉、产品混放难以区分、库存台账与实际数量不符。
物流防护措施
16.1 合规要求:成品出库用防潮包装(内套塑料袋)、加固纸箱;物流单据记录产品信息、运输公司、发货日期,便于追踪。
16.2 必备文件:包装标准(防潮、加固要求)、物流单据(随货同行联)、运输公司资质证明。
16.3 常见不合规点:包装简陋导致运输中挤压变形、物流单据信息不全、未审核运输公司资质。
三、验厂流程与工厂建议
验厂流程:提前 2-3 周收到通知与文件清单→工厂自查整改→验中含管理层会议(30 分钟)、文件审核(2-3 小时)、现场检查(3-4 小时)、员工访谈(1 小时)→10 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计划。
核心原则:对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等严重问题 “零容忍”,一般问题需限期整改,整改达标方可获合作资质。
工厂建议:以序号清单为自查模板,提前补全记录、校准设备、规范流程;将质量管控融入日常,而非临时应付,提升长期合作竞争力。
























18576401396 




